由於超高齡社會浪潮席捲而來,政府機關實施許多配套措施,例如: 「高齡友善換居社會住宅專案」、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推出質地調整飲食,輔導共餐據點及餐飲業者,連結跨專業合作參與;另2026年將開始推動「長照3.0」計畫,以達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等三大願景,這些無非期望長者老年生活獲得良好生活品質。
高齡者因老化導致口腔生理功能產生變化,例如:牙齒脫落、唾液分泌減少、食道肌肉退化、味覺感知退化等情況,導致咀嚼或吞嚥困難等進食問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曾做過統計,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口內牙齒數仍保有24顆牙齒的僅有約4成左右,全口無牙的盛行率則有2成5以上。然而享用美食應當是開心的一件事,但當長者有進食問題時,食物選擇不均衡、咀嚼咬不碎……,導致肌少症、衰弱症接踵而來。於門診中亦不乏有家人因長輩缺牙、進食量減少而體重減輕,對於長者餐食不知該如何準備而就診。
國健署推出三好一巧健康均衡飲食原則,內容包含「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以及「吃得巧」,期望維持長者良好營養品質。然而其中「吃得下」須透過調整飲食軟硬度、食材大小與烹調方式來幫助長者歡喜、自在輕鬆用膳,因此針對食物製備部分提供以下建議:
一、全榖雜糧類:
- 將全穀類(例如:燕麥、小米等)增加浸泡時間。
- 烹煮時添加較多水分,讓穀物吸收水分,質地更加柔軟滑順,例如:燉飯……。
- 透過調理機將煮熟後穀物打碎製成流質或半流質狀況,例如:米漿、芝麻糊……。
二、肉類:
- 敲打肉品:使用肉槌、斷筋器、菜刀刀背槌打肉品,去除筋膜,改變纖維結構,達到軟化肉質。
- 將水分打入肉裡:將肉品分批加水並搭配統一方向攪拌的方式,將水分打入肉裡,讓肉品達飽水狀態。
- 酸性醃肉:醋(含有醋酸)、紅酒(含有果酸)、優格(含有乳酸),可以協助分解蛋白質軟化肉質,並可提高肉的保水性,還能為肉品增添風味及層次。
- 逆紋切割食材:肉品當中存有許多細筋,這些筋煮熟後會收縮,導致吃的時候很難咬爛,因此煮之前透過逆紋切割,破壞細筋,增加肉軟嫩。
- 滲透壓原理:泡在鹽水中至少一個小時,水會從鹽水滲透到肉的細胞裡,讓它變得飽滿多汁,而鹽也會跟著跑進肉的細胞裡,幫助肉中的蛋白質保住這些水份,肉也因此變得更軟嫩。鹽水濃度以5%最佳,舉例100g的水約使用5g的鹽。
- 味噌和鹽麴都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蛋白酶」,不但能夠分解蛋白質、軟化肉質,也增加了讓肉質吃起來更美味的胺基酸成分。
- 舒肥嫩化。
- 使用壓力鍋: 壓力鍋能夠在短時間內將高壓、高溫施加在肉品上,迅速破壞肉品纖維,使得肉質更加滑嫩,同時保留了原食材的水分。
三、蔬菜類
- 蔬菜類乃提供膳食纖維主要來源之一,因此針對長者,建議透過調整食材大小、去除粗纖維部分(如:蘆筍根部、花椰菜莖部、地瓜葉梗)、延長烹調時間。
- 選擇較嫩、軟質的葉菜類或瓜果類,如大黃瓜、絲瓜、扁蒲、茄子。
- 透過冷凍軟化法:花椰菜、芹菜等纖維質較粗、質地較硬的蔬菜,洗淨切小段後放入冷凍庫中1-3天,後續取出烹煮。
透過選擇適當的食材、大小的改變、質地的調整、以及良好的烹調方式,餐食的多變性和舒適供餐環境,促進高齡長者達到『三好一巧』健康均衡飲食原則,達到『活得健康,老的幸福』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