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墜腸」怎麼辦? -一般外科 醫療團隊

70歲的張先生年輕時是一名搬運工人,把十多公斤的貨物搬上搬下對他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一年多前,已經退休的張先生突然發現右下腹部靠近鼠蹊部的地方有一個凸起的腫塊,摸起來Q彈Q彈,偶爾咳嗽或抱孫子的時候會變大,但是手推一下或是躺在床上就會消失不見,因此他也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在一次感冒劇烈咳嗽後,張先生發現右下腹的腫塊怎麼也推不回去,還伴隨著局部的酸痛感,由於症狀越來越明顯,便由兒女帶來醫院急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是「嵌頓型疝氣」,趕緊進行手術,好顯發現得早,處理得宜,小腸還沒有壞死。

「疝氣」是指身體中的器官由正常的位置經由孔洞移至不正常位置,腹腔內小腸經腹股溝移至陰囊中便稱為「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疝氣,俗稱「脫腸」或「墜腸」。據統計,一生中約每100人會有5人發生,尤其好發於男性,是常見的疾病。

腹股溝疝氣是因為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腹壁薄弱。構成腹壁的肌肉及筋膜可能由於受傷、老化或先天性缺陷而變得薄弱或缺損,
而提拿重物、咳嗽、大小便用力、懷孕或肥胖也會加重此一情形,當腹內的壓力上升就會使肌肉或筋膜裂開,腹腔的內容物(大多是小腸或大網膜)便會經過這個洞口突出到外面,形成所謂「疝氣」。

腹股溝疝氣最常見的症狀是腫塊凸起,可能伴隨著沉重感或疼痛,在肚子用力時,如搬重物、便秘、咳嗽或久站等情況下腫塊會變明顯,初期躺下會消失,時間久了則需經由手推回。若有疝氣症狀甚至疝氣無法復位時應儘速就醫,避免腸子脫垂至疝氣囊而卡住壞死。

疝氣無法使用藥物或壓迫等治療方式,目前手術是唯一根治的方法,由於手術方法及麻醉技術的進步,疝氣手術已經成為一種安全常見的手術,加上各式人工網膜的改良,也大大的降低術後疝氣的復發率。疝氣手術的原則是將脫出的腹內組織推回,再配合人工網膜使用來防止疝氣再次脫出,故術後三個月須配合醫囑,勿提重物或劇烈運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便秘或感冒,待人工網膜與腹壁形成沾黏後,才能使腹股溝後壁更加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