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視病猶親」胸腔內科-張瓊心醫師
張瓊心醫師於11月1日從林口長庚醫院轉至本院服務。她畢業於長庚大學中醫學系,擁有中西醫雙主修背景,專長於治療慢性咳嗽、間質性肺疾、肺部感染及肺結核等疾病。目前,張醫師也在持續鑽研中醫針灸療法,期望未來能將其應用於臨床,為病患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張醫師高中時本有志於考入警察大學鑑識科,但命運的安排讓她進入醫學系學習。在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她的母親因車禍住進加護病房。看著親人身上插著管子,意識不清,張醫師深切體會到家屬面對病痛時的無助感,這也讓她日後在面對病患家屬時,能更加感同身受。
在談及執業生涯中的印象深刻案例時,張醫師回憶起一次在金門醫院支援的經歷。當時,她在加護病房照顧一位高齡的阿嬤,因流感重症住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阿嬤的病情逐漸穩定,意識清晰,醫護人員也陪伴她進行復健,聊天解憂。然而某日阿嬤卻因為突發事件需要急救。看著原本病患可愛的笑臉,後來在急救過程中面部發黑腫脹至判若兩人,最終也未能將病患從死神手中搶回來。這件事讓張醫師陷入深深的悲傷與自責,但她也從中體會到,作為醫師,除了「視病猶親」的同理心,還需保持冷靜與專業,不能讓情緒影響對病人的判斷。這段經歷讓她更加堅定,在面對各種挑戰時,要時刻保持冷靜與理性,作出對病人最好的決策。
近年來,胸腔內科及重症科的醫師人數逐年減少,這讓工作變得愈加挑戰與變化多端。張醫師認為,病患的康復或被救活,並非單單醫師的功勞,她更相信這是上帝透過醫師的手來救治病患。在胸腔內科,常常面對生死邊緣的抉擇,而每一次與死神拔河的經歷,讓她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和成就感。正是這份使命感,讓她選擇留在胸腔內科,持續為病患提供關懷與治療。
保祿之光:五位同仁榮獲市府113年優良醫事獎項
11月2日(星期六),市府舉辦了桃園市113年優良醫師暨各類醫事、藥事及長照人員表揚活動,張善政市長親自頒發獎座給獲獎人員。本院代理院長王豐林醫師與護理部林家卉主任也親臨現場,為獲獎的同仁們送上祝賀與支持!
在此,我們向以下五位優秀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並感謝他們的卓越貢獻,使我們的醫療服務更具品質。讓我們繼續努力,攜手為病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復健科:陳皇仲 醫師
一般外科:楊誠群 醫師(當日因故未能出席)
藥劑科:黃獻輝 藥師
放射科:蔡孟融 放射師
社區健康科 A單位個案管理人員:王韻婷 社工師
志工無私奉獻,共創溫暖桃園——113年志願服務獎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於11月23日下午2時30分舉行「桃園市113年志願服務獎勵表揚活動」,隆重表彰在志願服務領域中有傑出貢獻的志工朋友們。
恭喜本院的10位志工榮獲殊榮!其中,4位志工獲得金質徽章,4位志工獲得銀質徽章,2位志工獲得銅質徽章!
獲獎名單如下:
金質獎:林賈梅珍、張淑美、邱垂添、吳燦桐
銀質獎:邱淑芳、朱昌炎、沈艷平、梁李腰
銅質獎:孫芬蘭、簡振生
這些志工不僅以無私的奉獻精神,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更是我們服務團隊中最寶貴的資產。他們日復一日、不辭辛勞地付出,用愛心與行動溫暖他人,讓每一位受助者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恭喜各位獲獎的志工,您們的努力與付出值得我們最崇高的敬意!感謝您們無私的奉獻與不懈的堅持,您們的每一分努力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感恩與溫情,傳遞在每一個角落
身穿粉色背心的簡碧雪,每週四上午都會定期在醫院一樓穿梭,親切地指導就醫民眾操作自動繳費機,並不時向他們解說院內的動線。雖然工作忙碌,她的臉上卻始終洋溢著微笑。她說,能夠幫助別人,讓她的內心感到非常充實。尤其這家醫院一直是我和家人信賴的就醫之地,我們也在這裡獲得了許多幫助。
兩年多前,婆婆突如其來的重病讓全家措手不及。儘管經歷了八個多月的治療,最終仍未能挽回婆婆的生命。但夫妻倆對醫院裡每一位照顧婆婆的醫護人員,以及許多善心人士的幫助與關懷,始終心存感激。因此,在排班空閒的時間,她決定加入保祿志工的行列,希望能夠將這份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近期,她在醫院服務時注意到,醫院的輪椅數量經常無法滿足需求。於是,她決定以婆婆的名義捐贈一台輪椅,當作是替婆婆完成的一項心願,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更多行動不便的患者,讓他們的就醫過程更加順暢。
新院區醫療大樓預計2026年啟用營運,歡迎直接掃描QR Code或至本院官網點選「我要捐款」,立即線上捐款。113年聖保祿醫院新院區建設經費勸募活動許可文號:衛部救字第1121364185號,勸募許可期間:113.01.01-113.12.31。
歡迎聯繫公關組,聯絡電話:(03)361-3141分機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