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 聖保祿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A A A
標準體重
  • 男性:(身高-80) ╳ 0.7公斤 (容許範圍+/-10%)
    例如172公分的標準體重為(172-80) ╳ 0.7= 64.4公斤 (容許範圍58~70公斤)
  • 女性:(身高-70) ╳ 0.6公斤 (容許範圍+/-10%)
    例如160公分的標準體重為(160-70) ╳ 0.6= 54公斤 (容許範圍49~59公斤)
體脂肪率
  • 男性:<30歲:14~20%,≧30歲:17~23%
  • 女性:<30歲:14~24%,≧30歲:20~27%
腰圍
  • 男性不要超過90公分
  • 女性不要超過80公分

腰圍超過標準容易產生胰導素組抗,或稱為代謝症候群,容易產生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密度不足,日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所以需透過運動及體重控制來改變此危險因子。

  • 正常血壓:收縮壓小於140mmHg;舒張壓小於90mmHg
  • 理想血壓:收縮壓小於120mmHg;舒張壓小於80mmHg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腎病變、視網膜病變或周邊血管阻塞。 目前認為可能造成高血壓的因素有下列幾點:

  1. 遺傳
  2. 體重過重、缺乏運動
  3. 納鹽攝取過多
  4. 飲酒、吸菸過量
  5. 心理或社會環境刺激
  6. 懷孕、藥物或其他疾病
血壓偏高者建議處理:
  • 時常量血壓、紀錄測量時間及數值,以便就醫時提供醫師參考(血壓值是會變動的,測量血壓應靜坐休息5分鐘以上)。
  • 沐浴水溫不宜過高,以免心臟負荷過重。
  • 如頭暈、頭痛、耳鳴、肩膀酸痛等,應需先量血壓,確定是否為高血壓引起。
  • 持續戒菸、戒酒,保時情緒穩定及精神愉悅。
  • 飲食以清淡為宜,減少食鹽、醬油、味精的攝取,保持固定的運動習慣,維持理想體重。
  • 遵照醫師指示服藥。
血壓偏低者建議處理:

收縮壓低於100mmHg時,先注意有無脫水及藥物的影響,然後再考量有無體重過輕、貧血、心臟衰竭或心臟瓣膜疾病。無症狀的低血壓在年輕清瘦的女性十分常見,無須治療。

正常人在休息時,脈搏速每分鐘介於60~100之間,而且是規律的。

心跳每分鐘大於100次的竇性心搏過速可能為咖啡因飲料或藥物誘發、甲狀腺亢進、貧血、低血糖、心律不整疾病、心臟衰竭、低血壓及脫水等引起。

心跳小於每分鐘60次的竇性心搏過緩常出現在經常運動的人,若無心悸症狀則觀察即可。

眼壓檢查是測量眼球房水壓力,若眼睛房水的排出通道阻塞時,眼壓就會慢慢或突然地增高。個人無法感受眼壓是否異常,需藉由眼壓計來加以測量。

成人的平均眼壓常以22mmHg為正常眼壓的上限。

若眼壓過高且持續太久,視網膜和視神經細胞就會受損。過高的眼壓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之一。

潛血

潛血表示消化道有肉眼無法辨識之少量出血情形。任何消化道的出血都會讓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並不專指大腸息肉或腫瘤,所以還是要再做大腸鏡及胃鏡才能幫助診斷。 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來自肝硬化併食道靜脈區張、胃十二指腸潰瘍或腫瘤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可能來自於大腸直腸息肉、腫瘤、急性腸炎、發炎性大腸炎或痔瘡。

鏡檢

檢查消化道是否有寄生蟲、蟲卵等。

全血球計算(CBC,complete blood count) 是很基本及重要的檢查,計算每m㎡(μL) 含的血球數。血球主要分為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分別和氧氣輸送、免疫與凝血功能相關。

血色素Hb

血色素存在於紅血球中,是攜帶氧氣的重要物質

血球容積比

一般而言血球容積比太高,可能有脫水症或多血症,太低時可能是貧血現象。

貧血

看血紅素值就可以判斷有無貧血(Anemia),一般人的血紅素值大約是12g/dL以上,低於此數就稱之為貧血,若低於10g/dL就會出現較明顯的貧血症狀:心搏過速、姿態性低血壓 (昏厥)、疲倦及喘的現象。

當貧血出現時,可依紅血球大小(血球容積MCV) 將貧血分類:
  • MCV<80fL小球性貧血:常見為缺鐵性貧血及地中海貧血。
  • MCV>100fL大球性貧血:常見原因為缺乏維生素B12 (吃全素者)或缺乏葉酸。
  • MCV介於80~100fL正球性貧血:有慢性疾病、慢性感染或急性出血。 

缺鐵性貧血(IDA,Iron Deficiency Anemia) :血紅素(Hb)、血球比(MCV)及紅血球數(RBC)都明顯下降。 原因多半來自血液流失,所以女性經血過量、痔瘡或大腸息肉腫瘤出血、胃出血為重要的三大流失病因。如要確認是否為缺鐵性貧血,可再檢查鐵蛋白(Ferritin)、全鐵結合能力(TIBC)等。

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來自於遺傳基因缺陷。

因為重症地中海型貧血會胎死腹中,或自出生後6個月開始就要定期輸血來維持生命,所以幾乎不會在健檢中發現新的重症病患。
若您被診斷為地中海型貧血,是因為基因缺陷較輕微,所以沒有出現貧血的症狀或輸血病史。

除了看到血球比容(MCV)明顯下降以外,血紅素(Hb)多半正常或輕微下降,紅血球數(RBC)反而上升。此種常見輕微地中海貧血是不需要任何治療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婚後計劃生育時,要做遺傳諮詢,避免雙方都是同型的地中海型貧血而產生需終生輸血的下一代。

血小板PLT
  • 血小板在出血時有止血的功能,數目減少時體內容易出血,數目過多則容易發生血栓。
  • 一般而言,患有紅血球增生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纖維慢性感染症,血小板數目會升高;血小板減少,則可能與紫斑症、再生不良性貧血、白血病等有關。
  • 當血小板數低於5萬,就會出現容易出血或皮膚瘀青的症狀,若更低到2萬以下,則可能會出現自發性的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或腦出血等威脅到生命的危險情況。
白血球WBC
  • 白血球是身體免疫功能重要的一環,具有抵抗外來細菌能力。
  • 數目減少:可能為病毒感染、脾臟腫大、骨隨造血功能異常或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
  • 數目增加:當急性感染症、身體某部位有發炎情形或組織壞死時會增加,但孕婦及激烈運動後,其數值亦會偏高。
  • 若白血球數值大於30000/μL就要注意可能不是一般的感染症,有可能是白血病。
白血球分類意義:
  • 嗜中性球百分比上升:常見於細菌感染
  • 淋巴球或單核球百分比上升:常見於病毒感染
  • 嗜伊紅球百分比上升:常見於過敏或寄生蟲感染
  • 嗜鹼性球百分比上升:常見於過敏性疾病
麩草酸轉胺酶SGOT、麩丙酮轉胺酶SGPT

肝臟發炎的指標為SGOT與SGPT這兩種酵素。肝臟發炎時因為肝細胞受損,所以會釋出大量的SGOT及SGPT至血液中,抽血檢查就會看到這兩個發炎指數上升。SGOT來自於肝臟、肌肉或心臟細胞,SGPT一定來自於肝臟細胞,所以一旦SGPT升高,就表示肝臟發炎了。

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 Bilirubin T/D

膽紅素是紅血球血紅素分解後的代謝產物。
呈現異常時:主要疾病有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黃膽、膽管阻塞(腫瘤或結石)等。有時為了做大腸鏡檢查要喝瀉劑,造成短暫脫水現象,也會造成膽紅素上升。

血清總蛋白質(T.P)、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 ratio) 

血清白蛋白由肝臟製造。
當肝硬化時白蛋白會製造不足;出現腎臟疾病時白蛋白也會從尿液流失,所以白蛋白低下表示體內蛋白質的正常合成與代謝的平衡發生異常變化,需考慮是否為肝腎疾病。

鹼性磷酸 Alk-P 

主要由肝臟、骨骼、小腸製造,測定Alk-P就可以知道從肝臟道十二指腸的膽汁流動路徑是否有異常。一般而言,肝膽道疾病、急慢性肝炎及惡性腫瘤等易呈現異常。

麩胺酸轉化酶r-GT

對於酒精反應特別敏感,尤其肝臟、膽道有疾病時,r-GT會比其他酵素更早反應異常,因此與SGOT、SGPT一樣常用於篩檢肝臟機能障礙、酒精性和藥物性肝障礙重要的檢查。

尿素氮 BUN 

蛋白質分解後在肝臟形成尿素,然後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腎臟功能異常,血清尿素氮就會升高。
BUN值低下,常見於懷孕或蛋白質攝取不足及肝硬化患者。

肌酸酐 Creatinine 

為肌肉運動時所分解的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腎臟功能異常,血清肌酸酐就會升高。

尿酸Uric Acid

若尿酸增加超過飽和(7.0mg/dl)就會形成針狀結晶,聚集在腳拇趾根部、膝關節上,而引起發炎產生劇痛,即是所謂的”痛風”,此外也會沉澱於腎臟中,引起腎臟及輸尿管結石。
過高的尿酸好發於男性、肥胖、酗酒及嗜食肉類、內臟食物的人。
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 攝取富含普林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豆類、魚貝、肉類等高熱量飲食或飲酒)。
  • 尿酸的合成增加
  • 腎臟或腸道排除尿酸受阻

泌尿系統會將血液從全身的組織中帶回廢物,連同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當身體某處有異常時,身體也會將不該排出的物質混在尿液中排出。

外觀Appearance 

一般正常新鮮尿液是清澈明、無雜質,且呈黃色或淡黃色,輕輕搖動會產生白色泡沫,如尿色改變,泡沫增加,若非食物或藥物造成,則能反應體內存有某種疾病,但亦可能是正常,必須再配合其他檢查,方能正確判斷。尿液檢體若遭陰道分泌物沾染,容易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度。

尿比重Sp.Gr 
  • 比重過高:脫水、嘔吐、糖尿病、腎病症候群等。
  • 比重過低:水分攝取過多、使用利尿劑或尿崩症、慢性腎炎。
酸鹼值PH 
  • 新鮮尿液正常時呈弱酸性,PH值應為5~8左右,
  • PH過高:即表示尿液呈鹼性,可能有尿路感染、發炎或腎功能不良等情形。
  • PH過低:即表示成酸性,可能正值飢餓狀態或糖尿病併發之酮尿病。
  • 一般素食者,尿液易呈鹼性,常吃高蛋白食物者,尿液易呈酸性。

白血球酯酶Lea

若尿中白血球酯?增加,呈陽性,表示泌尿道有發炎現象,應配合尿蛋白及亞硝酸鹽作判斷。

亞硝酸鹽Nit

測定泌尿系統是否有細菌感染,若呈陽性反應,需以顯微鏡檢查,進一步確認,瞭解為何種細菌感染。

尿蛋白Protein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應呈陰性(-)或(+/-)。


若呈陽性則可能有下列因素:

  1. 生理因素:肌肉運動過度、冷水浴過久或食入過多蛋白質食物。
  2. 姿勢性因素:部分的人站立過久會產生尿蛋白。
  3. 病理性因素:腎小球病變、腎病症候群、發高燒、妊娠毒血症。

尿蛋白是很好的腎臟病早期指標。

尿糖Glucose 
  • 正常情況下尿中沒有糖分,應為陰性(-)或有微量糖分(+/-)出現。
  • 尿糖為陽性:疑似糖尿病,建議進一步做更詳細的檢查以及用血糖確認診斷。
酮體Ket 
  • 正常尿中酮體應為陰性(-)
  • 若為陽性,表示體內脂肪代謝不完全,常見於糖尿病患者、酸血症、懷孕、腹瀉、嘔吐,飢餓或高燒等。健檢最常見的酮尿原因是飢餓。
尿膽素原Uro 

膽紅素在腸中經細菌作用形成尿膽素原,若尿中尿膽素原過多,表示可能有溶血性黃疸,急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膽紅素Bil 

為衰老紅血球中血色素的分解產物,正常尿中沒有膽紅素,為陰性(-),當尿中膽紅素成陽性(+),表示可能有膽道阻塞或肝臟疾病等。

尿液潛血OB 
  • 正常情況尿中不含血液成分,應為陰性
  • 少部分人於激烈運動後,亦會呈陽性。其他如尿路結石(感染)、攝護腺肥大,腎臟發炎或泌尿系統癌症等,亦可能呈陽性反應。
  • 生理期亦會影響(OB)檢查的準確性。
尿沉渣檢查Sediment 
  • 紅血球RBC:0~1 /HPF
    紅血球陽性:尿路感染、女性經血污染、結石、腫瘤、腎臟發炎、腎臟膀胱挫傷或劇烈運動。
  • 白血球WBC:0~5 /HPF
    白血球陽性:尿路感染、腎絲球腎炎或間質性腎炎。
  • 表皮細胞Epithelial cells:0~5 /HPF
    表皮細胞陽性:尿路感染、陰道分泌物或腎臟疾病。
  • 圓柱體Cast:無
    紅血球圓柱體:腎絲球腎炎
    白血球圓柱體:腎盂腎炎、腎絲球腎炎或間質性腎炎。
    紅血球圓柱體:腎病症候群等分泌大量尿蛋白疾病。
  • 結晶:
    結晶陽性:可能有尿路結石形成。 
總膽固醇Cholesterol 

膽固醇為體內最具代表性的脂質,是人體不可缺的成份。但是膽固醇過高時,則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也會增加罹患高血壓、腎病變、膽道阻塞及中風的機率。

三酸甘油脂

又名中性脂肪,過多時和膽固醇一樣是動脈硬化疾病的危險因子。肥胖、缺乏運動、過量飲酒、嗜食甜食及油脂是導致濃度升高的因素。

高、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質 HDL/LDL 
  • 低密度脂蛋白(LDL)若過高易淤積在血管壁,導致動脈硬化及心臟血管疾病,故俗稱「壞膽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HDL)可從器官或身體其他組織將過多的脂肪排除,此種脂蛋白含量越高,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越低,故稱之「好膽固醇」。抽煙、肥胖、運動不足、糖尿病等會使其降低。 

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將吃進去的澱粉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作為維持生命活動的能源。胰導素是由胰臟製造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內。糖尿病患者即是胰導素分泌不足或功能異常,讓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到細胞內,血糖濃度就會升高。

飯前血糖 AC Suger 

指空腹時血中葡萄糖濃度,一般人理想範圍介於70~100mg/dl。如血糖未有效控制在140mg/dl以下,即稱”糖尿病”,如長期未治療,可能引起心臟血管、腎臟機能障礙等併發症。

飯後2小時血糖 PC 2hr Suger 

當飯前血糖稍高(110~140mg/dl)時,為了更確定有無糖尿病所做的檢查。若濃度大於200mg/dl,很可能就是糖尿病了。

糖化血色素HbA1C 

糖化血色素HbA1C是最近三個月血糖的平均值,是監控血糖很好的指標。可以了解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情形及治療效果。如果血糖升高,糖化血色素也偏高,即顯示長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應調整治療方式。

糖尿病的五大危險因子為遺傳、性別、年齡、肥胖及缺乏運動。所以控制體重、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及規律運動,才能預防糖尿病發生。 

心電圖可以協助診斷心臟病以及電解質方面的問題,最重要是在診斷心律不整及心肌缺氧(冠狀動脈心臟病)。許多心電圖呈現的結果還需要配合症狀、胸部X光或心臟超音波才能做最後的診斷。

竇性心律不整 (Sinus arrthymia)

因為吸氣或呼氣會影響心跳頻率,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特別治療。下次做心電圖時盡量閉氣就可以使此現象消失。

竇性心搏過緩 (Sinus bradycardia)

心跳小於每分鐘60下,常出現於經常運動的人身上,因為他們的心肺功能較強,所以心跳不需要很快,完全無需治療。另外常見的原因是甲狀腺低下或服用降壓藥(貝他阻斷劑 Beta blocker) 所引起。

右心束傳導障礙 (RBBB,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

右心束因為老化而使傳導速度變慢或完全阻隔,多半不會有症狀,觀察即可。

竇性心搏過速 (Sinus tachycardia)

心搏過速每分鐘超過100下,多半會有明顯心悸症狀。常見的原因為咖啡因或酒精性飲料攝取過多,或過度飢餓產生低血糖也會發生。甲狀腺亢進級心臟傳導問題也會造成心搏過速。有此症狀必須提高警覺。

心房纖維性顫動(Af)

因為長期吸菸導致心房不正常放電,所以心跳變得很不規律。若心跳速率正常則沒有症狀,若心搏速也加快就會有明顯的心悸症狀,此情形容易在心臟中產生血塊,是中風的高危險群,需要至心臟科追蹤。

心室早期收縮 (VPC)

正常心臟只從心房放電然後傳導到心室,若心室也產生放電點,心臟收縮就會很不正常,患者會明顯感覺到心悸,必須提高警覺。

在一般健康檢查的靜態心電圖檢查中,較不易發現急性缺血性的變化(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偶爾可見陳舊性心肌梗塞變化。心肌缺氧的表現多半見於運動心電圖檢查或急性發作。

腹部超音波是非侵入性、正確性高及成本效益佳的檢查工具。可同時檢查肝、膽、胰、脾、腎等器官。


肝臟(囊腫)水泡


無症狀的囊腫多半是良性構造,所以觀察即可。但若水泡大於五顆甚至更多,而且囊腫逐漸變大,則要小心是遺傳性多囊肝病。


肝臟鈣化點或結石

若數量不多,多半觀察即可。結石若引起膽管阻塞,就要考慮開刀治療。

肝實質病變

因為肝臟曾經發炎而增加了纖維組織,所以超音波影像下看起來較為粗糙。若無明顯肝發炎現象,只需觀察即可。

肝硬化

肝臟若持續發炎導致肝臟嚴重纖維化,在超音波下看起來表面凹凸不平、肝實質粗糙、肝臟縮小、脾臟腫大或伴有腹水。肝硬化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例如病毒性肝炎或酗酒者,但在常規健康檢查並不常見。若發現肝硬化,應立即就醫治療。

肝臟結節及腫瘤

肝臟最常出現的良性腫瘤為血管瘤,多半為影像較白的高回音影像,但不是百分之百準確,有時還是需要再做肝臟磁振造影才能確診。

若發現肝臟結節或腫瘤及肝硬化,而病患又剛好是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此時就要小心肝癌的發生。無法確定良性或惡性的腫瘤,都有可能需要進一步做磁振造影或肝臟穿刺檢查。

膽結石

膽結石可以是膽汁濃縮物形成的色素結石或膽固醇結石,國人多半為前者,多半定期追蹤即可。但越大顆的結石越有引起膽道阻塞或引起膽囊癌的危險(大於3公分的膽結石)。

有膽結石的民眾要牢記膽結石阻塞膽管後引起的急性膽囊炎或膽道炎的症狀:右上腹疼痛、黃膽及高燒,這是急診,請立即就醫。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可以是膽固醇息肉、腺肌症、發炎性息肉或腺瘤。若息肉小於1公分,每年追蹤一次即可;若大於1公分就須和醫師討論是否積極治療。 

對於食道、胃、十二指腸、大腸及直腸等,用內視鏡檢查是最佳的方法,可以發現病灶、照相、切片及局部治療。但因為內視鏡檢查比較不舒服,所以若無心肺疾病或藥物過敏者,可考慮無痛內視鏡檢查。

胃鏡

和胃酸相關的疾病為逆流性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原因可能為食物刺激(甜、酸、咖啡因飲料、酒精、刺激性食物及吸菸)、藥物(止痛藥)、生活壓力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逆流性食道炎
    胃酸逆流至食道引起黏膜發炎或潰瘍出血,會出現胸口灼熱、吞嚥異物感、打嗝及噁胃酸的症狀。需減少刺激胃酸食物的攝取、減重、飯後一小時內盡量不要躺下。
  • 表淺性胃炎
    胃黏膜表層發炎充血,可能為病毒、細菌感染或胃酸增多引起。
  • 胃潰瘍
    胃黏膜破皮,深度可達胃壁的肌肉黏膜層,有時會深到引起出血甚至穿孔。 胃炎及胃潰瘍都需減少刺激胃酸分泌,以及用藥物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治療發炎及潰瘍。
  • 幽門螺旋桿菌
    此菌可引起消化性潰瘍,目前建議同時有消化性潰瘍及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才需要治療。診斷可用胃鏡切片、碳13呼氣試驗。
  • 胃息肉
    常見的息肉有增生型息肉及腺瘤型息肉,前者多半小於2公分,幾乎不會有惡性變化。後者多半大於2公分,需與醫師討論是否切除。
大腸鏡
  • 胃增生型息肉
    最常見的類型,外型多半扁平顏色蒼白,大小不會超過0.5公分,這種息肉是良性的。
  • 腺瘤型息肉
    外觀較為鮮紅色凸起,息肉會持續長大,特別是1公分以上有癌變的可能性,所以建議切除。
    做大腸鏡檢查及切除腺瘤性息肉,等於做了大腸癌的初段預防,是很有價值的檢查及預防性醫療。建議您事前簽署同意書,當大腸息肉大於0.5公分時,切除順便做病理切片檢查。
大腸憩室

大腸壁上長出的囊狀構造,多半沒有症狀,觀察即可。但少數病人會出現憩室出血,或因糞石阻塞而產生憩室炎的併發症。

痔瘡

肛門附近的靜脈區張。肛門口以上2~4公分的齒狀線以上稱為內痔,多半不會有疼痛感,但有出血的可能性;在齒狀線以下稱為外痔,症狀為疼痛或出血。
缺乏運動而久站或久坐者易罹患痔瘡,女性懷孕則會讓痔瘡惡化。若出現不會痛的肛門出血,不要直接視為內痔,因大腸息肉、憩室、潰瘍性大腸炎及大腸直腸癌都有可能出血,所以一定要再做大腸鏡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