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中心
為提供民眾更完整的醫療服務,本院於100年12月成立心臟血管中心,整合心臟內科、心臟血管外科及其他專科之醫療資源,結合了先進的醫療設備與專業醫療團隊,為心臟血管相關檢查及治療提供整合性醫療照護,提供高科技設備、專業技術團隊、高品質及高效率的服務,提供心臟血管相關檢查以及24小時全年無休緊急心導管服務,創造一個具有特色、人性化、有效治療且優質的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心。



癌症個管師
服務簡介
本院於2015年5月21日成立癌症品質委員會,設立癌症個案管理師,針對本院乳癌、胃癌及大腸直腸癌個案提供身心靈服務、傷口照護、並納入個案管理照護追蹤並針對診斷、治療、追蹤及復發期個案持續追蹤及關懷。
服務內容
- 評估個案身心靈社會需求。
- 擔任個案、家屬及醫療團隊間之溝通協調者,使個案了解治療計畫且協助個案適應治療過程。
- 提供個案及家屬癌症相關問題之指導。
- 依個案需求轉介相關資源系統。
- 執行持續監測及評值照護計劃,使個案得到連續及全面照顧。
- 個案追蹤:負責癌症病人診斷後未治療或中斷治療的電話追蹤及諮詢。
- 協助多專科團隊會議之運作。
服務對象
癌症個案
服務時間
星期一~星期五 08:00-12:00,13:00-17:00
相關連結
癌症希望基金會: https://www.ecancer.org.tw/
婦產科個管師
服務簡介
透過專業人員提供民眾在懷孕、生產、育嬰、哺乳等相關問題之指導。
服務對象
懷孕、生產及哺乳婦女
服務時間/電話
星期一~星期五09:00-17:00,24小時母乳哺育諮詢專線03-3613331
聖保祿醫院支持母乳哺育措施
- 我們訂有明確支持母乳哺育相關政策,並禁止所有母乳代用品促銷活動。
- 我們持續提供醫療人員母乳哺育基礎及進階教育訓練。
- 我們設有婦產科衛教門診,讓所有孕婦知道母乳的好處及如何哺乳。
- 我們設有哺乳諮詢門診,透過諮詢了解母親及嬰兒的需求,建立母親信心;提供完整資訊及指導,使母親能持續哺乳。
- 我們協助產婦於生產後,新生兒不受干擾地躺在媽媽身上進行肌膚接觸。
- 我們教導母親如何餵奶,以及在必須和嬰兒分開時,如何維持泌乳。
- 我們鼓勵母乳哺育,除非有醫療上的需求,不需特別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或飲料給嬰兒。
- 親子同室是預防母乳哺餵問題最好的方法,它能促進頻繁地母乳哺育、減少母乳以外添加物使用、延長母乳哺育時間以及促進親子情感連結,所以我們推廣及支持。
- 我們鼓勵依嬰兒需求哺乳,且不受時間限制。
- 我們不提供奶瓶、奶嘴或安撫奶嘴給嬰兒。
- 本院成立「我愛ㄋㄟㄋㄟ」母乳支持團體,及提供24小時母乳哺育諮詢專線03-3613331
相關連結




小兒科、嬰兒科、健兒門診
本科簡介
本院兒科以醫療傳愛為宗旨,提供兒童族群健康促進及醫療服務,成為父母最信賴之兒童健康守護神。
專長及特色
- 一般兒科門診:提供一般兒科疾病診治及醫療諮詢。
- 健兒門診:本院特別獨立設有健兒門診提供嬰幼兒生長發育評估及各項疫苗預防接種服務,兒童就診時不會與病童混合就醫。
- 特別門診:在兒童感染、過敏、氣喘、神經、血液腫瘤、腸胃、心臟、新生兒疾病等均有專精的專科醫師,為病童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 住院病房:目前設有一般兒科病房、兒科加護病房、嬰兒室、嬰兒病房及新生兒加護病房;提供兒童全方位的醫療照護。


神經內科-失智症照護團隊
服務簡介
失智症照護是一件全人、全家、全團隊的照護工作。因應病程發展,必須提供各種不同服務模式,才能滿足個案需要。而適度的提供早期介入服務,被證實可有效延緩失智病程的進展,提升生活品質及降低照顧成本,服務目的是讓每個失智者及家庭能就近找得到資源並使用服務,以獲得適切及妥善照護。
服務內容
- 與心理師為記憶障礙之病患提供完整評估。
- 病患及家屬衛教執導及日常生活照顧之諮詢。
- 提供個案及家屬面對診斷及治療時的情緒支持。
- 連結醫療資源,提供個案醫療照護相關服務。
- 與社工、出院準備小組溝通,提供患者最適合的轉介服務和資源運用:
- 失智症個案服務:如認知促進課程、日間照護、防走失、協助轉介長照科申請居家服務及 輔具服務等。
- 照顧者支持服務:如家屬支持團體、失智照顧課程、喘息服務等。
服務對象
失智症患者及自覺有記憶障礙之病患。
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8:00至12:00 下午13:00至17:00
專業團隊工作職掌
神經內科個案管理師 郭殊蓉
專線:(03)3613141 轉2104
相關連結政府機關
資料連結
- 台灣失智症協會
- 失智老人基金會
- 失蹤老人協尋中心
-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 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
- 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 (24小時)
山地醫療科
從1993年開始在桃園縣復興鄉,從事山地醫療,照護原住民健康。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專科醫師駐診醫療服務;對於交通不便的老弱婦孺病患,提供像流動診所的巡迴醫療,改善原住民「小病用等、大病用忍、急病用滾」的醫療環境。





























精神科-日間照護病房
認識我們
- 病房介紹(含歷史沿革及現況)
- 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於民國89年成立,屬於復健機構,主要照顧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藥物治療,認知訓練及職業復健,以養成正常作息,穩定 疾病。
- 於門診就醫時,由醫師轉介,安排見習一週,穩定出席及通過評估後,辦理入院;入院後都有一位導師,協助處理問題及安排課程訓練,如壓力調適、社交技巧、人際互動、園藝、書法、美術、音樂、舞蹈等,課程多元。
- 採學校教育模式,多元化課程,讓患者每週一至週五,每天早上八點至下午四點到院參與課程,進一步安排工作訓練,最終能有一技之長,恢復獨立生活能力。
- 最新消息
- 107年1月24日-2月23日於C棟1樓同心園復健商店旁舉辦師生書法成果展,開幕當天並有寫春聯 送春聯活動
- 107年1月24日-26日於C棟1樓同心園復健商店旁舉辦二手商品義賣
團隊介紹
心靈捕手、守護病患
職 稱 | 姓 名 |
---|---|
精神科主任 | 周佑達 |
主治醫師 | 黃琦棻 |
護理長 | 謝杏玲 |
護理師 | 謝欣倪 |
護理師 | 李敏華 |
護理師 | 尤湘瑩 |
心理師 | 陳浩銘 |
心理師 | 邱怡欣 |
社工師 | 鄭如雅 |
職能師 | 赫詩穎 |
照護創新 可以不一樣
- 出席護照&交流園地
- 運用聯絡簿概念製作,以提升動機規律出席,亦將在院表現讓家屬瞭解,做為工作人員與家屬雙向溝通橋樑,減輕家屬負擔。
- 活動護照
- 天天參加活動,週週集點換禮物,鼓勵參與復健治療課程,穩定症狀,可全程配合參與立即蓋格肯定,達到標準給予代幣獎勵及當選為模範天使,公開表揚。
- 復健工作過關卡
- 結合醫療、護理、心理及職能專業分工合作,以階段性闖關方式,評估出席、工作性向、智能、生理、情緒及精神症狀項目,包括:漸入佳境關、有志竟成關、眼明手快關、心之所向關、脫穎而出關及工作博覽會,落實職業評量,安排工作訓練。
- 享瘦享受
- 配合文獻制定,以建立正確減肥方法、維持健康,健康吃、快樂動。
照護特色
- 天使合唱團
- 由安娜修女帶領,成立「天使合唱團」,每週教唱一次,並於重要節慶(母親節、成果展、音樂會、醫師節、聖誕節)及貴賓參訪時表演,藉由歌聲傳遞祝福,找到另一個舞台。每年定期參加健心盃才藝競賽,近年榮獲全國優勝肯定。
- 作品成果展
- 定期舉辦作品成果展活動,促使家屬及社會大眾予以接納、支持,進而提升自信心,早日適應社會生活,創作道路上,需要您 我持續陪伴與支持。
- 心靈創作美術畫展
- 在復健訓練過程中,經由老師啟蒙,學習用畫筆創作,描繪生活的點點滴滴,並藉由作品與人交流,發揮藝術潛能,擺脫生病困擾。
- 師生書法成果展、寫春聯送春聯
- 宣導正向形象,擺脫污名化
- 心靈創作美術畫展
- 定期舉辦作品成果展活動,促使家屬及社會大眾予以接納、支持,進而提升自信心,早日適應社會生活,創作道路上,需要您 我持續陪伴與支持。
- 主恩花園 用心灌溉 用心經營
- 園藝治療是近幾年興起治療,是一種不需要說話的力量,於103年8月在5A露台成立「主恩花園」,讓患者變園丁,每日種菜舒心、舒心療癒,學習如何照顧植物、增加肢體活動及互相合作,建立責任感,啟發對生命意義。
- 走動式服務至兒科病房販賣商品
- 多元化經營,結合兒科病房,推動多元復健工作訓練,讓病人復健商店販售工作訓練擴展至其他病房,以「走動式販賣商品」訓練推銷、販售技巧,增加與民眾交流,也能豐富兒科病房住院需求,走不一樣的路,發現更好的自己。
- 同心園復健商店
- 緣由:為慢性精神科復健病人提供工作訓練、重返社區為目標,設置「同心園復健商店」,訓練一技之長,恢復獨立自主能力。
- 營業時間:除國定假日外,每週一至週五 09:30-12:50、13:30-15:30
- 地點:C棟1樓服務台前
- 販賣商品:
- 元氣滷味:豆干、百頁、米血糕、甜不辣
- 季節飲品:紅茶、山粉圓、仙草蜜、冬瓜茶、桂園紅棗茶、燒仙草
- 手工串珠:十字架、企鵝、愛心、聖誕樹
- 手作編織包:筆桶、置物盒、便當袋、彩虹包、客製訂作包
- 五香茶葉蛋、各式造型汽球

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

活動護照

活動護照


出席護照&交流園地

出席護照&交流園地

復健工作過關卡

復健工作過關卡

享瘦享受

合唱團

美術展

書法展

主恩花園

主恩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