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醫療奉獻獎

第8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第8屆桃園奉獻獎得主 馬玉芳修女

自喻是「掃把」的馬玉芳修女,是本院創院第一任院長,得到第八屆醫療奉獻獎肯定,也是本院第一位醫療奉獻獎得主。現年84歲的她,回憶當年創院所遭受的艱難困苦,因服務信念而堅強,如今已成為甜蜜的回憶。

馬修女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因父親經商關係,從小在越南成長,是個越南華僑,13歲回到香港,22歲受到天主感召,在香港發願成為修女,在香港聖德肋撒醫院(ST. Teresa’s  Hospital)服務16年,各種醫療工作都做。民國49年因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關係,由香港來到臺灣桃園,至今已38年,擔任修女已60年,服務足蹟曾達桃園、泰山、花蓮、高雄等地,關懷對象除了醫院病患,還包括監獄服刑受刑人、貧苦老人與小孩、原住民及出外就學的學生、上班族及外籍勞工,一生默默奉獻,服務人群。

桃園在40年前是窮鄉僻壤,毫無醫療資源,在她努立下創立桃園地區第一家醫療診所,她本身不是醫療專業人員,要設立醫院,面臨問題是語言不通、水土不服、不知如何找醫療工作人員及無人救援的篳路藍縷生活,但在她的努力下,辛辛苦苦創立診所,54年成立醫院。

她前前後後擔任三任院長,在醫院經營種種困難情況下,憂心煩惱導致嚴重胃出血,醫師甚至放棄診治,宣布只有6個月生命,憑藉堅強意志力,她幸運活過來;在缺乏醫院工作同仁情況下,她親自搬運病床及貴重醫療儀器,導致脊椎受傷,之後脊椎功能受到嚴重影響,為了醫院拼命,犧牲自己身體健康。現84歲眼力不佳,仍服務於聖保祿醫院,做文書及處理行政工作。

她的服務理念是那裡缺人,她就往那裡去,那裡髒,她就去打掃,從不計較身份,服務不分尊貴、對象、年齡。走過越南、香港及臺灣等地,努力實踐座右銘「老當益壯,窮當益堅」的她,回憶醫院經營面臨困難,包括如找不到合適工作人員、財務狀況不良、快發不出員工薪水窘境,她咬牙草創醫院規模及制度,讓醫院繼續經營下去。

現在醫院已成立35年,因服務空間及規模不足,要擴建醫院,看著一路成長的醫院,正是「含淚播種,歡呼收割」是最佳寫照。

 

馬玉芳修女重要一生紀事
西元年 地點 重要事項
1917.11.23 香港(廣東人) 出生
1917~1930 越南 隨父母經商遷移,並接受教育
1931 香港 就學
1939 香港 發願成為修女,追隨天主
1940~1943 香港 接受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安排技術教育、學修會規矩、學道理等
1944~1960 香港 在香港聖德肋撒醫院(ST. Teresa’s  Hospital)服務,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修院被炮毀,她後腦勺受傷、右胸部有一炸彈碎片擊中,學會護士護理工作
1961 臺灣桃園 修會請她到臺灣的桃園創醫療院所,在診所未成立時,每天主動至龜山監獄,關懷受刑犯,探視教友、病患及原住民
1961.3.19 臺灣桃園 在大同路設立聖保祿診所,擔任院長,隨著病患增加,購地興建醫院,服務更多病患
1965(民國54) 臺灣桃園 在桃園建新街成立聖保祿醫院,擔任院長
1961~1967 臺灣桃園 共擔任兩任院長(三年一任)
1967~1978 香港 在修院及香港聖保祿醫院服務
1968 香港 任桃園聖保祿醫院院長期間,擔憂院務,操勞過度,導至嚴重胃出血,在香港治療開刀兩次,醫師宣布只有六個月生命,但她堅強存活下來,現胃只剩平常人三分之一
1978~1983 臺灣桃園 擔任桃園聖保祿醫院院長,在醫院工作人員短缺下,親自搬運病床及貴重儀器,導致脊椎受傷,休養一段時間
1983 臺灣花蓮市 保祿牧靈中心,從事管理活動中心及傳道工作
1983~1990 台北縣泰山 沙爾德聖保祿大專女生宿舍,任3年院長,管理輔大女學生住宿、傳道、帳務工作
1990~1998 臺灣高雄市 聖保祿女生中心,管理高醫女學生及外勞彌撒等傳道工作
1998 桃園 榮獲中華民國第八屆醫療奉獻獎
1998~2005 桃園聖保祿醫院 擔任志工,主要工作傳揚福音
2005~2011 香港女修會會院 養老
2011 香港女修會墓園 安息主懷

 

與主相遇

「一切都是天主的安排」,道盡馬玉芳修女與主相遇的過程。

馬修女,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因父親在越南經商,從小她就在越南成長、受教育,13歲才和奶奶回到香港定居,家人宗教信仰是道教,曾極力反對她和修女接觸,沒想到,她在22歲花樣年華,竟發願要當修女,如今修女生涯已60年,一甲子歲月追隨天主,永伴天主,無怨無悔。

小時候由於住家附近有天主堂,她常常看到穿著一身白衣服的修女,腦海中覺得她們很神祕,由於教堂高高牆圍著,她看修女跟一般人很不一樣,不清楚修女生活面貌,常好奇問家人,修女是做什麼?奶奶從沒正面回答她問題,只是口氣嚴厲不准她再問,並告誡她─修女會挖她的眼睛,讓她眼睛看不見,連上學路途中,也因避免靠近教堂,就帶她故意繞遠路而行。

大約在她6歲左右,她有一次跑到天主堂附近,偷偷觀察修女,發現修女很親切,不是家人所說那麼恐佈,於是她常趁家人不注意時,到教堂看修女,她就覺得很快樂。

平時她將家人給的零用錢,不隨便花用,努力節省下來,累積到一定金額,買新鮮花束放在教堂,獻給耶穌,當她快樂或悲傷,就會跑到教堂,學大人般向天主禱告,她形容是自言自語。

13歲和奶奶回到香港,由於有更多機會接觸天主教,和修女相處,她內心覺得當修女不錯,她曾回家向奶奶說,她想當修女,奶奶很生氣,之後她就不敢再提。22歲,直到奶奶過世,疼她愛她的奶奶不在了,她受到天主感召,在香港發願成為修女。

她當保守生(發初願後)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女修會院址受到流彈波及,修女文件被炸毀,身體也受到傷害,頭部後腦勺有傷口,右胸部被炸彈碎片擊中,這都無損她當修女的決心,影響所及,只是她成為修女比別人晚了一年而已。

 

與主相愛

馬玉芳如願當了修女,開啟與天主相隨之路,只是她沒想到天主對她安排,竟是到陌生地方─臺灣,見證天主的真愛,在臺灣活過大半輩子,將畢生精力奉獻給臺灣的她,證實「天主無所不在」。

當修女後,她學習護理工作,在香港聖德肋撒醫院(ST. Teresa’s  Hospital)服務16年,各種醫療工作都做。民國49年,因天主教聖保祿女修會決定到臺灣服務,修會指派她來臺灣,負責蓋一所醫院,濟貧救命。

桃園在40年前窮鄉僻壤,毫無醫療資源,她本身不是醫生,要設立醫療院所,所面臨問題是語言不通、水土不服、不知去那裏找醫療工作人員、申辦設立醫院繁複手續,過著無人救援的篳路藍縷生活,但在她的努力不懈下,辛辛苦苦創立聖保祿診所,54年成立聖保祿醫院,擔任創院首任院長,成為桃園地區第一家醫院。

她前前後後擔任三任院長,在醫院經營種種困難情況下,憂心煩惱導致嚴重胃出血,三分之二胃被割掉了,醫師甚至放棄診治,宣布只有6個月生命,憑藉堅強求生意志力,她幸運活過來;在缺乏醫院工作同仁情況下,她親自搬運病床及貴重醫療儀器,導致脊椎受傷,之後脊椎功能受到嚴重影響,要行走需穿著背架,背痛成為家常便飯,為了醫院拼命,犧牲自己身體健康。

馬修女雖是院長,絲毫沒有架子,不但溫柔問候病患,還親自為病患按摩、打針,甚至捲起袖子,幫助掃地的阿嫂清理環境。病患不幸往生了,她還親自為死者整理遺體,一點也不避諱,枯瘦的臂彎,溫暖無數個家庭。

除了醫院,女修會在花蓮、泰山、高雄等地服務據點,修女的會院土地及建築物,都是馬修女親手親為所購置及建設,所服務對象包括校園青青學子、原住民、外勞等。

由於長期勞累,她的身體已出現警訊,視力也嚴重出血衰退,但她仍在聖保祿醫院從事志工服務,她說,那怕只剩最後心力,也要一直做下去。對於她的第二故鄉臺灣,她投注了畢生的精力,早就可以申請退休,回香港休養,但她割捨不下這塊土地,這裡的人。

 

與主相惜

「我只是一個瘦小的女人,是上主的旨意,引領我到臺灣,給我服務的機會,並賜給我力量,幫助我。」這是馬玉芳修女,在第八屆醫療奉獻獎的頒獎典禮上,以顫抖的聲音,謙虛的道出她內心的感言。

她不是醫師,也不是護士,卻開辦醫院,當了三任院長。

她不是臺灣人,卻把畢生的生命奉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儘管歲月在她臉上,刻下無數的痕跡,長年的操勞,摧殘了她八十四歲的孱弱身軀,在眾人眼中,她卻是一個肩挑千萬擔,胸懷仁慈心的堅毅女性。她外表極像生前,畢生服務於印度的德瑞莎修女,因此有臺灣德瑞莎修女之稱,人性原始的善良純真,在她身上一覽無遺,她總是感恩的表示:「這一切是天主的安排。」

「感謝天主」是她的口頭禪,也是行動原則的最高歸臬,謙卑的她,把一切榮耀均歸於天主。人長得清秀瘦小,個性內向,所做的事看似卑微,所發揮出來效力,卻是人間的大愛。

愛吃飯的她,自稱「飯筒」,只要有飯及醬油,就覺得是人間美味,不用其他佳餚華食;她的一生,走過香港、越南、臺灣等無數地方,她自稱像「掃把」,那裡髒就到那裡去掃,因為她總走在前頭,帶領其他修女開疆闢地,外表雖弱小,意志力卻堅強無比。

她的服務理念是那裡缺人,她就往那裡去,那裡髒,她就去打掃,從不計較身份,服務不分尊貴、對象、年齡,努力實踐座右銘「老當益壯,窮當益堅」。

40年前,當她被修會指派到臺灣服務,香港的修女好心叮嚀她:「臺灣那個地方沒有天主,您去會很辛苦。」馬修女想:「天主不是無所不在嗎?」當她遇到挫折、困難時,就誠心的禱告,祈求天主安排。面對別人身心苦痛,她宣揚天主的福音,並為對方祈禱。

她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愛,讓和馬修女有接觸的人,深刻體會天主真愛,「關懷」是長遠的誠意和永恆的愛心。

第20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第20屆桃園奉獻獎 沈雅蓮修女

「我只是個普通女子,因天主福澤與召喚,讓我有勇氣、智慧堅持下去,忍受磨鍊與考驗。」沈雅蓮說出獲獎心情,心中滿是感激,她謙虛說:「一切都是天主幫忙」。

台灣聖保祿修女會醫院院長沈雅蓮,個頭嬌小、戴黑框眼鏡,講話直爽不扭捏,喜怒哀樂全寫臉上。她1936年在大溪地出生,12歲隨父母到廣東,之後移居香港,成為修女後,學習麻醉、開刀房等醫療護理實務。

1967年,來桃園聖保祿醫院服務的香港修女不適應台灣生活,她因表現良好,頗得聖保祿亞洲區省會長貝克維修女賞識,要她來台,於是臨危授命、接下重擔。

從香港來台灣 硬頭皮學中文

剛到聖保祿醫院時,四周都是稻田,晚上附近一片漆黑,沒路燈、也沒房子,跟香港繁華大型商業百貨相比,醫院旁邊只有一家小雜貨店,語言不通、食物、生活習慣與文化差異,沈雅蓮回憶當時,直說「很痛苦。」

在香港幾乎天天吃米飯與麵包,當時台灣生活環境不好,平時只能吃地瓜。此外,精通英語、法語及廣東話的她,不會講國語,一旦發生急事、臨時找不到護士翻譯,只好用寫的,她說:「意思沒辦法表達,真的很痛苦。」

沈雅蓮個性急,習慣香港講效率、步調飛快生活,剛來很不適應,就把行李原封不動放著,心想萬一醫院撐不下去,行李原封寄回香港較方便。有半年,沈雅蓮每天只抓1、2件衣服替換,完全不敢動行李。但想到自己沒有退路,沈雅蓮只好硬著頭皮苦學中文,藥局員工被她的認真感動,自願午休時教她。

不催討醫藥費 生育率超高

救助窮人是醫院宗旨,患者如果沒錢看病,只要填寫欠費單,院方也不主動催討,結果大批產婦湧入,讓婦科生育率屢創新高,反成醫院特色。一位婦人曾在聖保祿生產,當時無力負擔醫療費,30多年後,婦人決定到醫院當志工還願。還有一位原住民到醫院開盲腸,康復後說要回家籌錢,沒想到他竟然真的回家賣了一頭牛,沈雅蓮心想「早知道就不要收錢。」

1970年沈雅蓮當上院長,醫院在她帶領下,業績蒸蒸日上。1976年結束院長任期,沈雅蓮同年8月遠赴羅馬靈修,歷經4個月神修重振生活,1977年她到英國進修護理,半年後回香港聖保祿醫院手術室工作。不過,此刻聖保祿醫院卻面臨嚴峻挑戰,當時省立桃園醫院與長庚醫院相繼成立,醫院業績每況愈下,沈雅蓮於1986年重返台灣擔任聖保祿醫院院長。

引進專業經理人 重振醫院

歷經歐洲進修、香港歷練,沈雅蓮認為要建立好制度與標準,於是她邀請專業經理人擔任副院長,同時跟長庚簽訂建教合作計畫,並親自召募人員等。她說:「雖然很難,但慢慢做,一天做一件事,一個月就可以做30件事」。

她引進專業經理人,引發修女會極大誤會,不斷有流言中傷,但沈雅蓮不以為意,堅持顧大局。她說:「不管什麼困難都要克服,不然樣樣都負面,就會做的很灰心。」強調適才適用,既然自己力量不夠,就一定要靠人幫忙,她到處觀摩其他醫院優點,努力培育人才,結果「業績又旺起來。」

沈雅蓮在1993年開啟桃園縣復興鄉山地醫療計畫,更設立桃園第一家居家護理,減少行動不便臥床患者搬動困擾。1997年沈雅蓮把醫療腳步延伸到後山村,2000年與長庚在復興鄉後山成立醫療站,讓病患從此不再「小病用忍,大病用滾。」

關懷原鄉弱勢 心願蓋安養院

有感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重要,2009年6月更在爺亨部落設立「社區關懷中心」,教導婦女傳統舞蹈、小朋友英文與網頁設計,讓他們能利用網路幫家人販售自產香菇、高麗菜與水蜜桃等。

不僅如此,身為外國人,沈雅蓮十分瞭解身處異鄉、生病無助的痛苦,院方特地成立「關懷小組」,提供英、越、泰、印、中文5種語言服務。此外,擔心遊民影響醫院病患,院方請看護幫遊民洗澡、送餐與醫藥服務,統計每月領取的便當數高達120個。

一生奉獻醫療44個年頭,沈雅蓮獲醫療奉獻獎肯定,卻將榮耀全歸天主,她說:「如果不是天主,自己無法把醫院帶到這個境界。」她目前唯一心願是在醫院旁空地蓋安養中心,這樣此生任務完成,她隨時可以把自己交給天主。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醫療奉獻獎 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

穿梭崎嶇山路23年,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
復興區後山的部落要開車2至2.5小時才能下山。民國91年5月,聖保祿醫院接受健保署及桃園市政府整合,和長庚醫院共同於後山村下巴陵定點,成立華陵整合醫療站,24小時全年無休,方便地方民眾就醫。
聖保祿這支團隊30年來在桃園市復興區的服務,主要有四項:巡迴醫療車及定點醫療站服務、原住民文化傳承及部落關懷、改變民眾健康觀念的衛生教育活動、以社區醫療培育住院醫師。
復興區居民以泰雅族人居多,留在山上的九成以上是老弱婦孺,深入部落的巡迴醫療對他們最方便,助益也最大。民國88年5月起,巡迴醫療路線由醫院出發,從大溪往復興區前山村三民、澤仁、霞雲、羅浮、義盛、長興,再到後山的高義、三光、華陵村,貼近鄉民的生活如里民中心、教會、雜貨舖、派出所等地,將長期沒有醫療資源的地方,例如離主道路落差海拔650公尺的下蘇樂、復興區與新竹縣交接的三光部落,甚至最偏遠的新興部落,全部主動納入巡迴醫療點,至此,偏遠民眾的就醫可說已無遺漏。
從事山地醫療最大挑戰是對外交通,遇到大雨時,常有落石甚至土石流,導致道路坍方交通中斷。巡迴車後車箱裝滿醫療必需用品,有儀器、藥品、病歷,穿梭崎嶇山路,23年間已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冬天時,團隊還要準備能禦寒的冬衣過夜。一大早出發,一直要忙到晚上10點過後,才能回到華陵醫療站休息。

醫療車播放歌曲隨招隨停,克難看診挽救危急性命。
除了12個定點醫療站,巡迴醫療車沿路會播放醫院選定的醫療歌曲,提醒民眾巡迴醫療車來了,路途中只要民眾招手就停車看診。醫療儀器及藥品,常因為看診關係搬上搬下,有些折騰,但團隊依舊隨招隨停,從不拒絕。
每趟巡迴醫療有四位人員:看診醫師固定是刁惠恩,來自香港的刁惠恩,自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在臺灣行醫已40年。其中,民國87年起的23年都是在聖保祿醫院服務,每周有一天半在復興區山地巡迴。另外的排班護理人員有鄭芳亞、辛佩珊、游玉婷、葉怡貞、彭詩旻、原住民姑娘李曉芬,還有開車司機王漢業或郭孝偉。
他們必須克服暈車、氣候變化、交通不便、長途跋涉等種種辛苦。怪的是,參與成員紛紛愛上教會醫院「關懷照顧弱勢族群健康」的使命。若問為什麼,他們回答「山上空氣好、風景好」,尤其「原住民的豪邁與熱情」不僅紓解壓力,更帶來最佳工作氣氛,在在吸引他們樂此不疲。
山地醫療另一大特色,是要克服氣候及天災的大自然影響。團隊最津津樂道民國96年8月30日至9月4日艾利颱風來襲,醫療團隊8月31日帶了藥物、食物、水,要上山與居民同舟共濟,但北橫公路多處坍塌,平時兩三個小時的路程,花了近六小時才到達華陵整合醫療站。

遇天然災害病患更多,無法換班硬撐一個禮拜。
山上停水又缺電,偏偏這時候求醫的病患比平時多了兩倍,需要打點滴病患變多,點滴架不夠,以梯子加上衣架來應變;缺電,勉強以手電筒、燭光來照明,可是無法使用電腦,所有診療記錄要用手工;缺水加上瓦斯爐出現問題,每天以泡麵、罐頭果腹。還出現一名胃潰瘍大出血病患,急需119緊急救護到醫院,但山上電話、手機因訊號問題無法撥通,幸而手機112發揮緊急聯繫功用,及時將病患送到山下醫院治療,成功挽救性命。當然,醫護人員這時沒法換班,24小時工作硬撐一個禮拜,直到居民撤離。在華陵整合醫療站方面,也有一群奉獻的醫護人員,其中李章智醫師已堅持11年,未曾缺席,還有醫師高慶雲、林怡君、高榮良、陳家豪、王如民、陳琬琳、林宣合、廖舫敏。護理師固定有曾淑芬,另有李曉芬。
安娜修女(黃貴梅)民國93年加入山地醫療團隊華陵整合醫療站。她是阿美族原住民,深入部落關懷住民的需求。因她的建議,98年在爺亨部落成立社區關懷中心,將醫院閒置的電腦送上山,開辦電腦網頁設計課程,也教小朋友學習,還幫忙販賣水蜜桃、甜柿。後來又陸續開班傳授烹飪、編織、音樂、舞蹈,傳承原住民文化。節日有活動、暑假有夏令營,萬一遭逢火災、車禍等急難,安娜修女會結合醫院的力量,送物資和捐款,解決燃眉之急。
山地醫療團隊重視向下扎根,選擇教會、學校、里民慶典等場所,每個月一次安排醫師作衛生教育。針對山上常見疾病,教導如何緊急醫療處置,譬如心肺復甦術、毒蛇咬傷的急救、如何防治高尿酸、痛風及肝病防治等,也藉著傳播健康知識,逐漸翻轉民眾的觀念及行為。但這兩年多,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衛教活動暫停中。

成立
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在復興區原鄉山地醫療服務超過30年,民國81年10月立案,除了提供山地偏鄉醫療,也落實照顧與關懷弱勢族群理念。

服務事蹟
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於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
86年12月,協助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駐診復興區衛生所,增加星期六、日醫療服務,87年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
88年5月,增加復興區巡迴醫療,周四上午8時開始巡迴9個村(里)到各部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
91年5月,和長庚醫院於後山村下巴陵,共同成立定點服務的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
93年安娜修女加入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98年6月10日在爺亨部落,設立復興鄉爺亨社區關懷中心,開設電腦網頁設計安排學童學習,幫助行銷水蜜桃、甜柿等農產品,開舞蹈班傳承文化。